近日,海新能科·山东三聚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可持续航空燃料产品发布会在北京市海淀区国创中心举行,正式宣布进军可持续航空燃料赛道。
“目前,我们航空燃料项目已经完成试生产和三个批次的试验,产品质量完全合格。”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运行部管理人员郭和旭介绍,目前公司正在办理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手续,已经有多家机场、航企与公司接触,初步达成合作意愿。
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是海新能科的控股子公司,是生物能源产业领军企业之一,目前已建成国内技术领先、运行最稳定的生物航煤生产装置,是国内最早开展生物柴油业务的企业之一。
“当前,我们的主要产品是高凝生物柴油,今年1-5月份,市场持续向好,订单已经排到了9月份。”郭和旭说。
2020年,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落户莒县,主产业是40万吨生物能源生产加工,该项目使用棕榈酸化油、酸败油、地沟油、潲水油、木焦油等废弃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生产二代生物柴油。此次生物柴油异构项目上马以后,山东三聚生物能源的产品结构更加丰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异构项目投产以后,我们的产品种类更加多元,可以生产高凝生物柴油、低凝生物柴油、可持续航空燃料、生物轻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随时调整目标产品收率,以最优的方式提高公司效益。”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世凯说。
可持续航空燃料,英文名SAF,以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经过炼制和加工后得到,可以替代石化基燃料。与传统航煤相比,SAF可实现全生命周期内减少80%~90%二氧化碳排放,是2050年以前实现国际航空业净零排放的主要技术路线。
“使用1吨可持续航空燃料,大约减排2.5吨二氧化碳。”朱世凯介绍,随着全球对减少碳排放和环保意识的提高,SAF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航空燃料,具有环保、安全、经济等多重优势,未来在航空业的应用前景广阔。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2025年和2030年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需求量将分别达到600万吨和2000万吨;到2050年,SAF将承担航空业65%以上的减排贡献,需求量高达35800万吨。
据了解,目前全球已经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推广使用SAF。今年1月1日,欧盟和英国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强制令正式实施,标志着欧洲地区航空燃料添加SAF成为硬性指标,根据欧盟SAF强制令,2025年欧盟航空燃料添加2%的SAF,到2030年添加比例升至6%,到2050年添加比例将达到70%。2024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中国民航局正式启动了SAF应用试点,12个航班正式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随着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需求量将达到300万吨/年。
“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是山东省第一家布局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生产企业。”朱世凯介绍,山东三聚生物能源项目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型能源项目,属于山东省“十强”产业中的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化工产业,此次公司进军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正是看到了其未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未来,我们将深耕生物能源领域,不断拓宽原料渠道,保证稳定的原料供应,持续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开发更多应用场景,助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朱世凯表示。